介绍:氯噻酮(CTD)与氢氯噻嗪(HCTZ)不同作用的比较一直存在争议。至今,没有数据比较这两种药物对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作用。多种危险因子干预试验(MRFIT)是一项随机的初级预防研究,在男性高风险冠心病(CHD)患者中比较药物干预(SI)和常规护理(UC)的研究。噻嗪类利尿剂被认为是治疗高血压(HTN)的一线药物。
介绍:氯噻酮(CTD)与氢氯噻嗪(HCTZ)不同作用的比较一直存在争议。至今,没有数据比较这两种药物对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作用。多种危险因子干预试验(MRFIT)是一项随机的初级预防研究,在男性高风险冠心病(CHD)患者中比较药物干预(SI)和常规护理(UC)的研究。噻嗪类利尿剂被认为是治疗高血压(HTN)的一线药物。
方法:应用来自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NHLBI)MRFIT研究的数据,比较CTD和HCTZ对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效果。入选患者接受上述任一药物,>80%的患者接受7年的随访(N=1466)。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定义为新发临床心肌梗死(MI),心电图显示MI,中风,外周血管病变(PAD),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心电图显示左室肥厚(LVH)和心绞痛。通过进行时间-事件分析,来评估HCTZ和CTD对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作用的不同,并且通过混合模型来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预测因素的集体效应。
结果:在对基线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治疗,葡萄糖,吸烟状态,种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肌酐,和MRFIT参与的诊所进行控制之后,与HCTZ相比,CTD治疗后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显著减少(未校正P=0.0505,校正P=0.0084)。CTD治疗比HCTZ治疗后的SBP(P=0.0067),葡萄糖(P=0.0169),血钾水平(P<0.0001)显著降低。
结论:该研究认为,CTD比HCTZ治疗高血压有更好的临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