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心脏骤停后低温治疗期间窦性心动过缓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4/10/24 14:17:28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哥本哈根大学医院Jakob Hartvig Thomsen博士在2014急性心血管护理年会上报告的研究显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低温治疗时出现心动过缓与不出现心动过缓者相比,死亡率较低。

  哥本哈根大学医院Jakob Hartvig Thomsen博士在2014急性心血管护理年会上报告的研究显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低温治疗时出现心动过缓与不出现心动过缓者相比,死亡率较低。

  这是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34例院外心脏骤停接受24小时低温治疗(使患者体温降至33°C)昏迷的幸存者。所有患者均有可除颤的主要心律。研究者假设低温治疗期间出现心动过缓可能有更少的神经损伤和死亡率。低温治疗期间每小时记录患者心律,并根据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定义为心率<50次/分)和无心动过缓分类。研究主要终点是180天时的死亡率。

  49%的患者在低温治疗期间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与未发生窦性心动过缓者相比,这部分患者一般更年轻(57岁vs. 63岁,P<0.001),更少已有心力衰竭(7% vs. 19%,P<0.01),180天时的死亡率更低(17% vs. 30%,HR 0.38,95%CI:0.22~0.65)。调整性别、年龄、合并症、目击到的心脏骤停、旁观者心肺复苏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后,窦性心动过缓仍与较低的180天时死亡率独立相关(HR 0.51,95%CI:0.29~0.9)。

  “我们也发现窦性心动过缓与心脏骤停后180天时较好的神经状态直接相关,” Thomsen讲到。“当观察到患者最初24小时内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时,我们可以告诉家属患者有恢复的可能。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患者可能预后较好的早期标志。希望未来其能与其他工具一起帮助我们区分哪些患者预后较好,哪些预后较差,以更好地优化监护资源分配。”

  (来源:Acute Cardiovascular Care 2014)

编辑:张国建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侯丹丹



心脏骤停低温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死亡率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