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首次在长城会上亮相的“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原创研究新闻发布会”举行。中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仍呈上升态势,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心血管病的防治知识依据依据科学研究的结果。
2014年10月18日,首次在长城会上亮相的“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原创研究新闻发布会”举行。中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仍呈上升态势,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心血管病的防治知识依据依据科学研究的结果。原创研究的发布,旨在面向公众发布对中国健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以共同促进中国原创研究的发展与转化,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会议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进刚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齐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李卫教授、樊晓寒、巩秋红教授,解放军总医院何耀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教授等出席了发布会。
参加此次发布会的专家学者,近年来通过科学严谨的设计、试验开展、追踪随访,在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领域得出重要成果,丰富了我国疾病流行病学数据、积累了我国临床应用经验。
会议上,各位教授详细介绍了所在团队进行的研究,并进行详尽解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的一项研究显示,心血管病死亡对我国人群寿命有很大影响,导致我国人群平均寿命缩短近5年。如其他疾病相关死亡率保持不变,若想将我国人群寿命延长1 年,心血管病死亡率至少要从当前水平降低27.4%。
赵冬教授介绍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如果联合应用所有院内心肌梗死最佳治疗策略,仅仅能将中国冠心病总病死率降低9.6%。针对这一现象,赵冬教授强调,我国亟需改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治疗的能力。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心肌梗死症状的认识。
杨进刚介绍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截至到今年6月底,已入选患者超过2.3万例。杨跃进教授报告了2013 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全国 108家医院的数据,在发病 7 d内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16 023 例,平均年龄为61.8岁。结果显示,73.5%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患者。42.6%的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10.3%行溶栓治疗。8.8%非STEMI行急诊PCI治疗。在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 STEMI 中,入院至行急诊PCI时间(D2B)为165 分钟,入院至溶栓时间(D2N)为130分钟。 满足指南D2B<90分钟和D2N<30分钟的患者比例仅为24.3%和19.6%。
巩秋红教授介绍,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是世界最先开展的大型随机分组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一级预防临床试验。经过23年的漫长等待和观察,大庆研究终于在2014年四月在Lancet子刊发表了硬终点的研究结果: 与未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相比,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的受试者随访23年间心血管病死亡降低、全因死亡、新发糖尿病风险均降低。这一结果表明这种干预不仅长期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而且减少了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病硬终点。这种长期临床获益为生活方式干预作为遏制糖尿病流行的公共卫生措施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何耀教授进行的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体质指数作为人群营养状况的标志物之一,在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意义和作用不同,研究利用两次重要时点的重复测量数据客观分析和评价了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体质指数及其快速增长的动态变化对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心脑血管病死亡和总死亡的致病作用。何耀教授认为,相对较高的体质指数在我国人群慢性病病因学中的角色,在不到二十年的经济转型期间,便发生了从有益到有害的戏剧性变化;而“中年发福”的健康危害尚未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甚至被误认为“健康、富态”的标志;相对体重维持正常的个体,从中青年到中老年期的持续超重者其心血管病和总死亡的高风险,提示生命全程都应重视体重的控制。
徐亚伟教授介绍了全球最大的对比剂安全性研究,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在中国人群中是一种有高度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对比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几个高危人群包括:既往发生对比剂反应、低年龄组、无高血压病、血管穿刺状态差、使用预热的碘克沙醇等。该项临床试验入组人群为常规进行各项需要对比剂注射的患者,同时患者来自95个不同的中心,这也保证了该试验反映了“真实世界”的造影剂应用情况,临床的适用性、可靠性极高。